|
電纜敷設方案說明1.1 施工方法和質量要求 1.1.1 電纜出庫 電纜出庫應根據施工圖認真核對需出庫電纜的規格、型號、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且應標示清楚。電纜盤外觀完整無損,合格證等產品文件齊全。對由多根電纜纏繞在同一個盤上的電纜盤,應記錄其內外層電纜的長度和纏繞次序,以利于合理安排敷設。 電纜出庫運輸過程中,采有機械吊裝和運輸,嚴禁將電纜盤直接由車上推下,同時電纜盤不應平放運輸和貯存。短距離的運輸可采用滾動電纜盤的方法,但必須順著電纜盤上的箭頭指示或纏纏緊方向滾動。 電纜出庫后應集中分類存放,盡可能存放在開始敷設電纜處的就近。盤間留有通道,存放處不得積水。 1.1.2 電纜敷設前建筑工程應具備的條件 電纜溝、隧道、豎井、人孔等處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結束。 電纜層、電纜溝、橋架內的施工臨時設施模板、建筑廢料已清理干凈,施工用道路暢通,蓋板齊全,電纜溝排水暢通,電纜層門窗安裝完畢。 1.1.3 電纜敷設前電氣專業應具備的條件 電纜的起點及終點設備已安裝完畢,位號標識準確清楚。 電纜敷設表編制完畢,表冊中應標明每根電纜使用的電纜盤號、敷設的先后次序。敷設次序應是先遠距離,后近距離。根據設計和電纜的實際情況,合理安排,避免浪費和接頭。 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已做完,并存記錄卡。 當電纜沿橋架敷設時,若沒有人行通道,應予先沿全長搭設腳手架,綁扎牢固。 輔助材料已供貨到位,如電纜扎帶、電纜標牌、電纜標志樁等。 電纜的電氣絕緣已檢查 測量絕緣電阻,即測量各電纜線芯對地或對金屬屏蔽怪和線芯間的絕緣電阻。500v以下采用500v兆歐表(指回路電壓);10000v以下至3000v采用2500兆歐表。應測量60s的絕緣電阻值。電阻值有以下要求: 電壓為6~10kv的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不小于1000兆歐。 電壓為6kv的聚氯乙烯絕緣電纜不小于60兆歐。 電壓為1kv的聚乙烯絕緣電纜不小于40兆歐。 電壓為0.5kv的聚乙烯絕緣電纜不小于30兆歐。 高壓電纜須做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(其試驗要求見GBJ50150-91)。 敷設電纜使用的電纜滑車(滾輪)、牽引設備已安裝到位,電纜滑車每3米1個,以電纜不拖地為原則。大規模敷設電纜時,事先應準備好廣播器材、對講機、半導體喊話器等。 針對敷設電纜時的具體情況,技術人員和施工負責人應編制出勞動力頒圖,指明每個關鍵部位的負責電工及所需人數,責任到人,在技術交底時予以公布。 1.1.4 橋架內電纜敷設質量要求 1) 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GB50168-92的規定。即: 多芯控制電纜 10D 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 10D 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多芯 15D 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單芯 20D 注:D為電纜外徑。 電纜的固定要求:橋架上垂直敷設每隔2m處,水平敷設的電纜首末兩端及轉變、電纜接頭兩端處應加以固定。交流系統的單芯電纜應使固定夾具不構成閉合磁路,且按正三角形排列,每隔1m用綁帶扎牢。 橋架上交流三芯電力電纜不宜超過2層,控制電纜不宜超過三層。 電纜的排列:高低壓電力電纜,強電弱電控制電纜應按順序分層配置。 1.1.5 橋架內電纜敷設敷設方法 電纜應從電纜盤上部引出,同時檢查是否存套扣現象,將寫好的電纜編號交專人負責貼壓電纜首末端。 在裝置內橋架上敷設電纜因轉角較多,以及廠房設備較多、視線障礙多,所以當電纜開始敷設時,指揮者應用廣播、對講機通知每段橋架的負責電工及全體人員注意開始敷設了,并報出電纜位號、放置的層次位置,用口哨和小旗指揮出一個有節奏的電纜行進狀態。 橋架上敷設電纜,每段的負責電工隨時要檢查電纜是否有劃傷的情況,若出現問題,立即停止敷設,找出原因,排除障礙方可繼續敷設。 橋架上敷設電纜,由于首尾不能相見,故指揮者與每處的負責電工要加強信息通報,出現裕度太大的地方,指揮者要通知后邊暫停,待正常后再全線同時拉電纜。 電纜到位后,指揮者及時通知延線人員開始從現場一側逐段整理電纜,綁扎整齊,拐彎處、夾層內、豎井的兩端等處裝設標志牌。待橋架上全部整理完畢后,電纜盤處的負責人方可根據配電柜一側需要的長度,截斷電纜,電纜兩端應包扎密封,以防進潮氣、水。 橋架上所有電纜全部敷設完畢,及時安裝蓋板,達到防護的目的。 1.1.6 直埋電纜的敷設質量要求 電纜上表面距地坪面不小于0.7m。 電纜上邊及下邊應復以100mm的軟土或沙層,并蓋上紅磚或混凝土板。 電纜之間、電纜與其它管道、道路、建筑物等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凈距應符合GB50168-92的表5.4.3的要求。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。 過路保護管伸出道路路基兩邊各2m,伸出排水溝0.5m。 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~100m處或電纜接頭處、轉彎處、進入建筑物處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。 電纜的彎曲半徑應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。 1.1.7 直埋電纜的敷設敷設方法 估工估料:大型的電纜敷設應做這項工作,在詳細研究工程設計后后,到現場勘察線路地形并了解情況,然后訂出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,并核對設計用料是否正確,根據工程情況決定敷設方式,是采用人工敷設,還是采用機械化敷設。 材料、工具準備:敷設電纜所需的機具設備,如:卷物機、鋼絲網套、千斤頂、滑輪以及鐵鍬等,都應需要事先備好。電纜及保護蓋板等材料,最好按施工計劃日期直接發運到施工現場,以節約人工費用。 對外聯系工作:敷設電纜線路影響到農田、園林、公共道路、市區交通等情況應事先與農村政府、園林部門、鐵路局、交通隊等聯系,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施工。 決定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:當電纜線路較長有中間接頭的情況下,要事先選擇合適的接頭位置,因中間接頭故障率較電纜本體為多,因此要考慮檢修問題,故不要將位置選擇在道路叉口或與其它地下管線交叉的地方。 在設計的電纜線路上開控試探樣洞,其主要目的是調查土壤及地下管線布置情況,深度1m。 放樣:根據設計圖和土層調查情況,用石灰粉畫出挖土范圍。 敷設過路保護管,可采用不開挖路面的頂管方法,如果有困難應近路寬分半施工,必要時夜間施工。 挖土:施工地點周圍應設置警告標志,挖出的泥土應旋轉在溝邊0.3m以外,電纜溝的挖掘還必須保證電纜敷設后的彎曲半徑不小于規定值,寬度、深度按設計要求開挖。 敷設電纜準備工作:敷設前應整理土溝,將溝內石子或其它雜物清除,然后在溝中放置滑輪,每3m一個,轉角處加放轉角滑輪。保護電纜的蓋板沿開挖的電纜溝分放好。同時將電纜推滾到所需位置,架設好。 當敷設大截面和較長電纜時可采用卷揚機等機械化方法(長沙及武漢電纜附件廠有成套設備)敷設。敷設時拖拽電纜可用特制的鋼絲網套套在電纜端頭上。 1.2 安全技術措施 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工作服。 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,高空作業系掛安全帶,辦理高空作業證。 電纜運輸裝卸、腳手架搭設應有專業起重工作業指揮。 電氣試驗人員應遵守操作規程,高壓試驗做好防護工作。 電纜橋架上敷設電纜時,若沒有人行通道,應沿橋架全長搭設腳手架,并有安全網防護。 電纜盤的架設應水平穩固,電纜盤引出電纜側不應站人,防止傾倒傷人。 電纜敷設時,在電纜轉角的內側不得站人,以防擠傷或采取妥善的防護措施。在橋架上敷設電纜時,應有防止電纜因一點滑落掉地而引起全段滑落的措施。 滾動電纜盤時,防止電纜盤碾傷人的腳部。 廠房內、管廊架上敷設電纜,所有設備孔、預留孔應加蓋板,無欄桿的地方加安全網。 在較封閉的場所敷設電纜,其照明、通風應符合要求。
|